您好,科高教育欢迎您,全国咨询热线:400-0510-630 科高教育专业学历培训,成考、自考、网教,在职研究生,简单快捷,1-1.5年毕业。

0510-82761123

24小时服务热线:

 学习资料 首页 > 学习资料 > 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证书培训在职研究生少儿培训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打印下载

发布时间:2018-5-31 13:10:54 阅读次数:41 文字:【】【】【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打印下载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打印下载

马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马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思想理论来源、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4.马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思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7.学习马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8.学习马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马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经济学是马思主义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9.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唯物主义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现代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可知论,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0.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何不同

1.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观点。承认世界统一。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2.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一于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11.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去.形而上学性:不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直观性:缺乏实践。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3.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义: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14.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主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5.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相对静止: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17.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1、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2、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3、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的;教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是错的,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也是错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实践 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试验。

1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  联系和发展的关系:联系构成了发展,发展体现了联系, 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20.唯物辩证法:事物有联系,有区别。形而上学:有区别无联系。相对主义:有联系无区别

2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22.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分歧。说明坚持唯物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立表现在: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质转化为量:质变巩固、体现量变的成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转化为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肯定之中包含否定,一定意义上的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之中包含肯定,一定意义上的否定就是肯定。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关系:二者相互区别:二者是每一个矛盾的两个相反的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斗争是同一的基础,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没有脱离同一的纯粹的斗争.含义: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两种基本属性:同一和斗争.1.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含义: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同和矛斗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1)矛同和矛斗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矛同和矛斗是指它的条件性3)矛同和矛斗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30.内因和外因含义及其意义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1.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2.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1.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的正确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结合起来的哲学原理。因为内因是根据,所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为主;因为外因是条件,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必须把独立自主和争取外援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内因和外因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是错误的.‘外因论’只讲外因。不讲内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引进的错误;只讲内因,不讲外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排外的错误,都是应该加以反对的。

32.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共性统摄个性,共性离不开个性。

简述度的含义及其意义:度: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把握度的意义:在认识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出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1.原因的结果的关系:对立统一1.对立(因就是因、果就是果)2、统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相互作用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一切必然,否定偶然。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一切纯粹偶然,否定必然。

34.本质和现象辨证关系原理,以及认识这原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作用:

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现象是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事物外部,可以为人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感知,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

2、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本质都要通过这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事物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结底以来于本质的。

掌握本质与现象辨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1)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的本质2)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要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

35.规律的含义和特点。含义: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特点:客观性 普遍性

36.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本质:意思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作用: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必要的物质手段

37.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缺一不可。

38.试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主义建设中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的重要意义?

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社会主义初阶段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统一起来的哲学依据。一方面,讲科学就是说尊重客观规律,讲革命热情就是说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的观点是错的。只讲革命热情,不讲尊重客观规律,是实际工作中左倾盲动主义、坐等观望,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4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1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



江苏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打印下载


TAG:标签:自考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本文地址:http://www.0510kg.com/html/zxks/505.html返回上一页
上一条:2018年10月无锡自考2100804中药学真题试卷复习 下一条:2015年10月无锡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